中文 English
首页 合作交流

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分论坛暨中国—东盟海洋合作年启动仪式举行

字体: 打印

co13.jpg

2015年3月28日,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分论坛暨中国—东盟海洋合作年启动仪式在海南博鳌举行。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、泰国副总理兼外长塔纳萨发表演讲,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、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、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大臣陈尤德、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、海南省省长刘赐贵、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、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、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出席论坛,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主持分论坛暨启动仪式。

杨洁篪发表了题为《深化互信、加强对接,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》的演讲。杨洁篪表示,中国将认真倾听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意见建议,并有必要牢牢把握三个关键词。第一是互信。当前亚洲总体形势是稳定的,国家间关系也持续发展,当然有的邻居之间还要进一步增信释疑。亚洲国家有着合作共赢的光明前景,让我们用信心和诚意推进海上合作,进而通过建设海上丝路深化互信,有力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。杨洁篪重申,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侧重经济与人文合作,原则上不涉及争议问题。“一带一路”与中国“亲、诚、惠、容”的周边外交理念是一致的。21世纪海上丝路不是任何国家的地缘政治工具,而是所有国家的公共产品,不搞任何形式的垄断和强制,而是大家平等相待,商量着办事。第二是对接。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国情各异,对海洋的开发保护水平也不一样,套用一种理念、规划或合作模式不现实、不可取。21世纪海上丝路的创新点之一是强调对接。对接不是你接受我的规划,也不是我接受你的规则,而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,找出共同点与合作点,进而制定共同规划。对接主要包括发展战略对接, 项目和企业对接,机制对接。第三是早期收获。沿线各国只有尽早分享到建设海上丝路的好处,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投入。中国希望与沿线国家一道,尽快确定示范性项目,条件成熟一项就推进一项,争取早日开花结果。中国愿与有关国家相向而行,尽快签署共建海上丝路的政府间合作文件,启动编制合作规划,确定重点合作项目。

杨洁篪强调,今年是中国—东盟海洋合作年。中国与东盟国家将在海洋经济、海上联通、科研环保、海上安全、海洋人文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,包括成立中国—东盟海洋合作中心、建设中国—东盟海上紧急救助热线、设立中国—东盟海洋学院等。希望海上合作成为中国—东盟关系发展的新亮点、新动力,中国—东盟全方位海洋合作成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路的样板。

塔纳萨在论坛上高度赞赏中方提倡的设立亚投行、丝路基金等建议。他表示,互联互通可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创造更多发展机会,这对于确保地区的粮食和能源安全,以及和平稳定是重要因素。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让各个国家和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,互利互信,推动亚洲和平稳定,是符合各方利益的。今年是中泰建交40周年,泰方珍视这长期的友谊,希望未来加强在海上和路上的互联互通建设,共同促进亚洲的繁荣发展。

随后,杨洁篪、塔纳萨共同转动舵盘,标志着中国—东盟海洋合作年正式启动。

在蓝色经济与合作共赢的讨论中,王宏阐述了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路大背景下,如何促进和发展蓝色经济。陆克文、刘赐贵、陈尤德先后发表了观点。

王宏认为,发展蓝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。当前,蓝色经济的概念得到越来越多的沿海国和相关国际组织的认可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形成了高度依赖海洋的经济形态。今后一个时期,此形态仍将长期存在。这就要求中国要走一条“与海为善,与海为伴,人海和谐”的经济发展之路,即蓝色经济。蓝色经济的核心就是沿海国家在发展中,找到经济发展、生态环境保护、资源利用之间最佳的平衡点。

王宏指出,发展蓝色经济是建设21 世纪海上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建设21 世纪海上丝路要特别突出“一片海” 的意识。要实现政策相通,设施联通,贸易畅通,资金融通,民心相通…… 都离不开这片海。这片海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血脉,承担着海上丝绸路建设的重任。因此,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不能忘记蓝色经济的发展理念,应走蓝色经济发展道路,努力把这片海打造成为和谐之海、安全之海、生态之海、繁荣之海。

王宏还同与会嘉宾分享了我国发展蓝色经济的经验。他表示,中国在发展蓝色经济的进程中,坚持陆海统筹,做好陆海规划衔接。实施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综合管理。以科技创新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。重视民生福祉,实现经济、社会、环境“ 三位一体”同步发展。为促进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的国际间合作, 他建议要进一步构建海洋合作伙伴关系,推进蓝色经济合作,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合作,深化海洋环保和防灾减灾合作,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交流。

出席当天论坛的还有来自文莱、柬埔寨、印尼、老挝、马来西亚、缅甸、菲律宾、泰国、越南以及中国的海洋管理部门代表,有关国家外交机构代表,中国和东盟10国有关省、市负责人,各国企业及媒体代表,共200余人。


更多 南海纪实